北京进入北京

扫二维码关注小程序

大律云小程序

免费咨询 专业律师

您的位置: 首页> 法律知识>法律百科>背对背信用证流程是什么(背对背信用证是什么意思)

背对背信用证流程是什么(背对背信用证是什么意思)

2023.12.30 816人阅读
导读:背对背信用证又称转开信用证,是指出口商(一般为中间商)收到国外开证行开来的信用证后,要求原通知行或其他银行以原证为基础,另开一张内容相近于原证的新证给另一受益人,由于第二张信用证(新证)以第一张信用证(原证)为保证和基础,所以称为对背信用证,通常在中间商转售他人货物,从中赚取价格差额,或两国不能直接办理进出口贸易,而需通过第三者来沟通贸易的情况下使用背对背信用证,承兑信用证流程信用证的业务流程具体如下:1、买卖双方在贸易合同中规定使用跟单信用证支付,买方通知当地银行(开证行)开立以卖方为受益人的信用证。

承兑信用证流程

信用证的业务流程具体如下:

1、买卖双方在贸易合同中规定使用跟单信用证支付,买方通知当地银行(开证行)开立以卖方为受益人的信用证;

2、开证行请求另一银行通知或保兑信用证,通知行通知卖方,信用证已开立;

3、卖方收到信用证,并确保其能履行信用证规定的条件后,即装运货物;

4、卖方将单据向指定银行提交,该银行按照信用证审核单据,如单据符合信用证规定,银行将按信用证规定进行支付、承兑或议付;

5、开证行以外的银行将单据寄送开证行,开证行审核单据无误后,以事先约定的形式,对已按照信用证付款、承兑或议付的银行偿付;

6、开证行在买方付款后交单,然后买方凭单取货。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第四十四条

商业银行办理票据承兑、汇兑、委托收款等结算业务,应当按照规定的期限兑现,收付入账,不得压单、压票或者违反规定退票。有关兑现、收付入账期限的规定应当公布。

背对背信用证是什么?有哪些方式?

背对背信用证又称转开信用证,是指出口商(一般为中间商)收到国外开证行开来的信用证后,要求原通知行或其他银行以原证为基础,另开一张内容相近于原证的新证给另一受益人,由于第二张信用证(新证)以第一张信用证(原证)为保证和基础,所以称为对背信用证。

背对背信用证与原证则是两个独立的信用证,同时并存。背对背信用证的第二受益人不能获得原证开证行的付款保证,只能得到背对背开证行的付款保证。原信用证与背靠背信用证所列条款的不同点是在价格上有差额,原信用证价格高,背靠背信用证价格低,高低之差系为中间商所获的商业利润或佣金。通常在中间商转售他人货物,从中赚取价格差额,或两国不能直接办理进出口贸易,而需通过第三者来沟通贸易的情况下使用背对背信用证。

背对背信用证三大贸易方式

一、进口商为了取得市场份额,须进口商品,寻找货源;而制造商或供应商须开拓市场,寻找客户。两者之间因某种原因不能直接通商或来往,故须请中间商介入,把 进出口 业务联系在一起,而从中谋取利润。

中间商为了保住商业秘密,不愿将货源或商业渠道予以公开,以为赚取其中间的利润故进口商与中间商签约进口所需货物,尔后中间商再与出口商签约,推销其产品,这种贸易方式称“三方两份契约”方式。

二、三方即出口商、中间商、进口商签订两份契约。中间商与进口商签订的契约,称第一份契约。依第一份契约所开具的信用证称原信用证,亦称主信用证。另外,中间商与出口商签订契约,称第二份契约,依第二份契约开具的信用证,称背对背信用证,亦称附属信用证。

三、为了实现这种贸易方式,在支付结算中可采用背靠背信用证,但背对背信用证是以原信用证为后盾而开发的。

原信用证与背对背信用证所列条款的不同点是在价格上有差额,原信用证价格高,背对背信用证价格低,高低之差系为中间商所获的商业利润或佣金。

关于交货日期,背对背信用证所列的交货日期在前,原信用证所列交货日期在后,以保证按期交货。

由此可见背对背信用证是三方之间的协议,由于进口商和制造商没有直接来往,而是通过中间商进行通商,因此中间商利用这个关系而赚取了一定的利益。背对背信用证不是适用于任何外贸企业,毕竟涉及比较严谨的一些流程,稍有不熟悉就容易造成业务出错,所以需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当的信用证。

返回

信用证的种类大全

怎么开背对背信用证

背对背信用证(或第二信用证)是以中间商人作为开证申请人,要求原通知行,或指定银行向第二受益人开立、条款受约于原信用证条款的信用证。

背对背信用证和可转让信用证比较

背对背信用证 1、背对背信用证的开立,并非原始信用证申请人和开证行的意旨,而是受益人的意旨,申请人和开证行与背对背信用证无关。 2、凭着原始信用证开立背对背信用证,两证同时存在。3、背对背信用证的第二受益人得不到原始信用证的付款保证。4、开立背对背信用证的银行就是该证的开证行。

可转让信用证 1、可转让信用证的开立是申请人的意旨,开证行同意,并在信用证加列“transferable”字样 2、可转让信用证的全部或部分权利转让出去,该证就失去那部分金额之存在。 3、可转让信用证的第二受益人可以得到开证行的付款保证。 4、转让行按照第一受益人的指示开立变更条款的新的可转让信用证,通知第二受益人,该转让行地位不变,仍然是转让行。

有没有做过back-to-back LC(背对背信用证)的?如何操作?

就是你们和进口商通过中间商联系,签三方两份契约,中间商与进口商签订的契约,称第一份契约。依第一份契约所开具的信用证称原信用证(Original Letter of Credit),亦称主信用证(Prime Letter of Credit)。 另外,中间商与出口商签订契约,称第二份契约,依第二份契约开具的信用证,称背靠背信用证(Back-to-Back Letter of credit),亦称附属信用证(Subsidiary Letter of Credit)。 原信用证的受益人系为背靠背信用证的开证申请人,即原信用证的出口方变成背靠背信用证的进口方。 原信用证的通知银行,往往是背靠背信用证的开证银行。 为了实现这种贸易方式,在支付结算中可采用背靠背信用证(Back-to-Back Letter of Credit),但背靠背信用证是以原信用证(Original Credit)为后盾(Backed)而开发的。 原信用证与背靠背信用证所列条款的不同点是在价格上有差额,原信用证价格高,背靠背信用证价格低,高低之差系为中间商所获的商业利润或佣金。 关于交货日期,背靠背信用证所列的交货日期在前,原信用证所列交货日期在后,以保证按期交货。 开立背靠背信用证的银行为了减少风险,保护其权益,故在信用证列有如下条款: 凭原受益人提示于×年×月×日×××银行(原信用证的开证银行)开立的第×××号原信用证规定的单据之后,才兑付背靠背信用证项下的汇票。 The credit amount is payable to you upon our receipt from the above accountee of the documents required under the Bank (Issuing Bank of Original Credit) L/C No. dated. 上述条款称限制性条款,凡不能满足此条款所列的要求,背靠背信用证的受益人就得不到货款。 背靠背信用证的风险在于:不论进口商因故倒闭或死亡,或对契约货物不能付款,或出口商(即制造商)因故不能交货,或货物的性能达不到规定的标准等,其中间商都要承担责任

背对背信用证怎么换单

签署承兑付款通知书,提交需要替换的单据。进口押汇或出口押汇的申请书换单原则:换单金额不得小于子证来单金额换单后不得产生新的不符点背对背信用证的操作流程。出口议付境外公司换单后交天津分行由天津分行审核母证项下的换单.行内背对背审核后向母证交单,母证项下到单后出具新的承兑付款通知书交境内公司。

信用证的操作流程

以下是信用证的具体操作流程:

1、买卖双方达成协议:买卖双方就商品、价格、数量、交货期等条件达成一致并签订销售合同。

2、申请开证:买方与开证行签订申请信用证的申请书,并提供合同、发票、装箱单等必要文件。

3、开证行核查:开证行对申请资料进行核查,确保符合信用证开证要求,如资金、授信额度等。

4、开证行发出信用证:开证行根据买方的申请,发出信用证并将其发送给卖方的通知行。

5、卖方收到信用证:卖方收到信用证后仔细核对其中的条款和要求,确保符合合同约定。

6、卖方装运货物:卖方按照信用证的要求装运货物,并准备相应的装运文件,如提货单、发票、运输保险单等。

7、卖方提交装运文件:卖方将装运文件提交给通知行,通知行将这些文件转交给开证行。

8、开证行审核文件:开证行接收到装运文件后,对其进行审核核对,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符合信用证的要求。

9、开证行付款或承兑:如果装运文件符合信用证的要求,开证行会根据信用证的条款进行付款或承兑。

10、通知卖方:开证行将付款或承兑的通知发送给通知行,通知行再通知卖方。

11、卖方收到付款或承兑通知:卖方收到通知后,可以向通知行领取付款或承兑的款项。

信用证的特点

1、信用证是银行之间的承诺:信用证是买方的银行向卖方的银行发出的一份承诺,确保在符合信用证条款的条件下,向卖方支付款项。

2、信用证是一种独立的付款义务:信用证是独立于买卖双方合同的付款义务,即使买方违约或出现纠纷,卖方仍能获得支付。

3、信用证以文件为基础:信用证的支付取决于卖方向银行提交符合信用证条款的文件,如装运单据、发票和保险单等。信用证的条件可灵活设定:信用证的条款可以根据买卖双方的协商设定,包括货物描述、价格、数量、装运地点、付款期限等。

展开原文 ↓

律师是否解决您的需求?想要更专业的答案。

更专业
更便捷
更资深

更多 #法律百科 相关法律知识

律师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