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进入北京

扫二维码关注小程序

大律云小程序

免费咨询 专业律师

您的位置: 首页> 法律知识>法律百科>单位报工伤与个人报工伤的区别(单位报工伤和个人报工伤哪个好)

单位报工伤与个人报工伤的区别(单位报工伤和个人报工伤哪个好)

2023.12.30 790人阅读
导读:2、费用支付渠道不同,如果是职工个人申报并认定为工伤,那么在申报前发生的应当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的费用全部由单位承担,第二是费用支付渠道,如果是职工个人申报并认定为工伤,那么在申报前发生的应当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的费用全部由单位承担,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伤认定公司申请和个人申请的区别在于事项不同、支付的渠道不同、申报的顺序不同。

工伤个人申请和单位申请的区别

工伤个人申请和单位申请的区别:

1、时限不同,单位申报必须在事故发生之日后30天之内,个人申报时限是事故发生一年之内;

2、费用支付渠道不同,如果是职工个人申报并认定为工伤,那么在申报前发生的应当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的费用全部由单位承担;

3、申报顺序不同,首先应该是单位申报,在单位超过30天未进行申报的情况下,才由个人进行申报。

工伤赔偿标准:

1、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2、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3、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4、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公司申请工伤和个人申请工伤有什么区别吗

工伤认定公司申请和个人申请的区别在于事项不同、支付的渠道不同、申报的顺序不同。个人工伤认定去当地的劳动部门提出工伤申请,并且将个人的身份证明、与用人单位建立的劳动关系证明等材料进行提交。

工伤认定公司申请和个人申请的区别在于事项不同、支付的渠道不同、申报的顺序不同。个人工伤认定去当地的劳动部门提出工伤申请,并且将个人的身份证明、与用人单位建立的劳动关系证明等材料进行提交。

一、工伤认定公司申请和个人申请有什么区别

工伤认定公司申请和个人申请的区别有:

第一是时限,单位申报必须在事故发生后30天之内,个人申报时限是事故发生一年之内。

第二是费用支付渠道,如果是职工个人申报并认定为工伤,那么在申报前发生的应当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的费用全部由单位承担。

第三从申报顺序上讲,首先应该是单位申报,在单位超过30天未进行申报的情况下,才由个人进行申报。

二、个人工伤认定去哪个部门

个人工伤认定去向单位所在地劳动部门直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温馨提醒您,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

1.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如果是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不承认,则应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确认事实劳动关系)。

2.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等。工伤后劳动能力的鉴定,应该在当地的社保局办理,向其提出申请后,社保局委托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

三、个人工伤认定申请表怎么填写

工伤认定申请表的填法是首先工伤认定申请表要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申请人如果是用人单位或工会组织的,在名称处加盖公章。登记号由受理工伤认定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填写。发生事故时间一栏,职业病者,按职业病初次确诊时间填写。

单位申请工伤和个人申请有什么区别

法律主观:

两者之间的区别: 第一是时限,单位申报必须在事故发生后30天之内,个人申报时限是事故发生一年之内。 第二是费用支付渠道,如果是职工个人申报并认定为工伤,那么在申报前发生的应当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的费用全部由单位承担。 第三从申报顺序上讲,首先应该是单位申报,在单位超过30天未进行申报的情况下,才由个人进行申报。 法律依据:《工伤认定办法》第五条 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害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按照本办法第四条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法律客观:

《 工伤认定办法 》第五条 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 工伤认定 申请的,受伤害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 职业病 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按照本办法第四条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个人认定工伤和单位认定工伤区别

法律分析:单位报工伤与个人报工伤的区别是:1.时限不同,单位申报必须在事故发生后30天之内,个人申报时限是事故发生一年之内。2.费用支付渠道不同,如果是职工个人申报并认定为工伤,那么在申报前发生的应当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的费用全部由单位承担。3.申报顺序不同,首先应该是单位申报,在单位超过30天未进行申报的情况下,才由个人进行申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三十六条 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应当简捷、方便。

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下列情形之一导致本人在工作中伤亡的,不认定为工伤:(一)故意犯罪(二)醉酒或者吸毒(三)自残或者自杀(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单位申请工伤和个人申请有什么区别

法律分析:单位报工伤与个人报工伤的区别是:

1.时限不同,单位申报必须在事故发生后30天之内,个人申报时限是事故发生一年之内;

2.费用支付渠道不同,如果是职工个人申报并认定为工伤,那么在申报前发生的应当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的费用全部由单位承担。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个人申报工伤和单位申报工伤的区别

法律分析:单位报工伤与个人报工伤的区别是:

1.时限不同,单位申报必须在事故发生后30天之内,个人申报时限是事故发生一年之内。

2.费用支付渠道不同,如果是职工个人申报并认定为工伤,那么在申报前发生的应当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的费用全部由单位承担。

3.申报顺序不同,首先应该是单位申报,在单位超过30天未进行申报的情况下,才由个人进行申报。

工伤鉴定申请的材料有: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二)职工本人身份证明(三)与企业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四)初次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职工本人无法申请、由其直系亲属或者工会组织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应同时提交申请人身份证明及申请人与伤亡职工关系的证明。

有下列情形之一并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还应当同时提交相关部门出具的证据材料:

(一)属于交通事故的,提交公安交警管理部门确定的事故责任结论证明(二)从事抢险救灾、救人等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活动的,提交市民政、公安部门出具的证明(三)因公、因战致残的军人复员转业到企业工作后旧伤复发的,提交伤残证件及指定医院的旧伤复发诊断证明(四)因公外出期间失踪的,提交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证明(五)因履行职责遭致人身伤害的,提交公安机关或人民法院出具的证明(六)特殊情况需提交的其他证明材料。

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申请材料。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个人申报工伤和单位申报工伤的区别

工伤是指劳动者在工作的时候受伤,一般劳动者受工伤的,都需要进行伤情鉴定,然后确定用人单位的赔偿标准。那么个人报工伤和单位报工伤有什么区别?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我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个人报工伤和单位报工伤有什么区别

单位报工伤与个人报工伤的区别是:(一)时限不同,单位申报必须在事故发生之日后30天之内,个人申报时限是事故发生一年之内。(二)费用支付渠道不同,如果是职工个人申报并认定为工伤,那么在申报前发生的应当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的费用全部由单位承担。(三)申报顺序不同,首先应该是单位申报,在单位超过30天未进行申报的情况下,才由个人进行申报。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二、个人申报工伤的期限

个人申请认定工伤,用人单位申请应在1个月内,个人申请最长时限为1年。

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工伤保险也称职业伤害保险,是劳动者由于工作原因、在工作过程中遭受意外伤害,或因接触粉尘、放射线、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危害因素引起的职业病后,由国家或社会给负伤、致残者以及死亡者生前供养亲属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太原市工伤保险的缴费费率因行业类别不同,共有三个标准,由单位负担。

三、个人报工伤需要什么材料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规定,个人报工伤需要以下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以上是我对个人报工伤和单位报工伤有什么区别的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由此可知,个人报工伤和单位报工伤的区别在于时限不同、申报的顺序不同,费用支付的渠道不同,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可以专业律师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个人认定和单位认定工伤的区别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员工在受伤之后可以向单位申请工伤赔偿。申请工伤赔偿的前提是进行工伤认定,一般由用人单位申请较为方便。如果单位不申请,员工个人可以申请。一、个人认定和单位认定工伤的区别

1、单位申请工伤认定是需要在事故发生后一个月内申请。而个人申请工伤认定是需要在事故发生一个月之后自行申请,前提是单位在一个月内没有申请的条件下。

2、如果是个人在一个月之后自行申请工伤认定,在认定为工伤之后,之前属于工伤范畴内的费用应该由单位承担,工伤保险基金不予报销。工伤保险基金仅报销认定为工伤之后所产生的费用。

3、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

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4、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5、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二、工伤认定的流程

(一)职工所在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二)审核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收到申请人的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及时进行审核,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需要可以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

(四)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当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并在工伤认定决定作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并抄送经办机构。

三、工伤认定需要什么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3、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如果公司未在规定时间内申报,你可以自行申请工伤认定,时效为一年。

同时如果劳动者和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先搜集证据证明和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才能进行工伤认定。可以提供的证据:进出公司的门卡、饭卡、工资条、工作服、暂住证、表彰或处罚决定等。也可请同事或者在工作期间接触过的客户提供证人证言,出庭作证证明你与公司存在事实的劳动关系。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介绍的个人认定和单位认定工伤的区别等相关法律知识。在申请工伤认定时,用人单位的申请时间与个人申请的时间不同,如果单位没有及时申请的话,个人可以自己申请。

工伤个人申请和单位申请有没有区别

单位报工伤与个人报工伤的区别是:

1。时限不同,单位申报必须在事故发生后30天之内,个人申报时限是事故发生一年之内;

2。费用支付渠道不同,如果是职工个人申报并认定为工伤,那么在申报前发生的应当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的费用全部由单位承担。

工伤认定单位申请和个人申请区别如下:

1。时限,单位申报必须在事故发生后30天之内,个人申报时限是事故发生一年之内。

2。费用支付渠道,如果是职工个人申报并认定为工伤,那么在申报前发生的应当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的费用全部由单位承担。

3。从申报顺序上讲,首先应该是单位申报,在单位超过30天未进行申报的情况下,才由个人进行申报。个人报工伤和单位报工伤最大的区别是申请期限不同,个人申报工伤的期限是一年,而单位申报工伤的期限是三十天。劳动者个人可以在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一年内,可以准备好相关资料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何种情况下可以认定为工伤

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如下: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工伤个人申请和单位申请有没有区别

有区别,工伤认定单位申请和个人申请区别如下:

1.时限,单位申报必须在事故发生后30天之内,个人申报时限是事故发生一年之内。

2.费用支付渠道,如果是职工个人申报并认定为工伤,那么在申报前发生的应当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的费用全部由单位承担。

3.从申报顺序上讲,首先应该是单位申报,在单位超过30天未进行申报的情况下,才由个人进行申报。

一、何种情况下可以认定为工伤

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如下: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二、认定工伤期间工资怎么发放

认定工伤期间工资的发放是按受伤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来的,由工作单位进行发放,一般是12个月。

三、个人申请工伤鉴定有回执吗?

工伤鉴定的回执单就是一个证明,也就是证明当事人收到了工伤鉴定结论,这张回执单劳动者本人是不需要要保存的,这是在劳动这收到了工伤鉴定的结论之后返还给劳动局的,劳动局收到之后得知劳动者已经收到了工伤鉴定结论,用人单位也是不需要保存的,所以个人申请工伤鉴定有回执吗这一问题的答案,也就不得而知了。

四、申请工伤鉴定时需要什么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展开原文 ↓

律师是否解决您的需求?想要更专业的答案。

更专业
更便捷
更资深

更多 #法律百科 相关法律知识

律师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