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进入北京

扫二维码关注小程序

大律云小程序

免费咨询 专业律师

您的位置: 首页> 法律知识>法律百科>丧葬费计算标准(事业单位丧葬费计算标准)

丧葬费计算标准(事业单位丧葬费计算标准)

2024.01.04 53人阅读
导读:第五条 抚恤金标准按以下办法确定:(一)在职人员(含灵活就业等以个人身份参保人员),以死亡时本省上一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基数,根据本人的缴费年限(包括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确定发放月数,(二)退休人员(含退职人员),以死亡时本省上一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基数,根据本人在职时的缴费年限确定最高发放月数(计算方法与在职人员相同),每领取1年基本养老金减少1个月,发放月数最低为9个月。

丧葬费2023年标准

丧葬费2023年标准为,当地上一年度(或前12个月)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由逝者直系亲属领取,如没有直系亲属,则视情况由组织安葬的人或组织领取,需要开具相关证明。 丧葬费是统一的,只随时间和地区不同有所变化,不受逝者年龄或者其他因素影响。

企业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待遇:

丧葬补助金的标准,按照参保人员死亡时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本省)上一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计算。

第五条 抚恤金标准按以下办法确定:

(一)在职人员(含灵活就业等以个人身份参保人员),以死亡时本省上一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基数,根据本人的缴费年限(包括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确定发放月数。

缴费年限不满5年的,发放月数为3个月;

缴费年限满5年不满10年的,发放月数为6个月;

缴费年限满10年不超过15年(含15年)的,发放月数为9个月;

缴费年限15年以上的,每多缴费1年,发放月数增加1个月。缴费年限30年以上的,按照30年计算,发放月数最高为24个月。

(二)退休人员(含退职人员),以死亡时本省上一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基数,根据本人在职时的缴费年限确定最高发放月数(计算方法与在职人员相同),每领取1年基本养老金减少1个月,发放月数最低为9个月。

本条所述缴费年限和领取基本养老金时间计算到月。

丧葬费的继承规定具体如下:

1、丧葬费不是遗产,一般不可以继承。

(1)丧葬费是指用于职工因工死亡或因工残废退职后死亡时丧葬事宜的一次性费用,是死者近亲属处理死者丧葬事务时所产生的相关费用,一般包括运尸费、火化费、告别仪式费、购买骨灰盒费、骨灰存放费等。丧葬费赔偿数额一般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如果实际支出的丧葬费用超出丧葬费赔偿数额,超出部分应由死者的继承人及其亲属承担。

(2)遗产是指公民死亡时遗留的、可以依法转移给他人的个人合法财产。公民死亡的时间是划定遗产的特定时间界限,丧葬费是公民在死亡后才发生的,而不是公民在死亡时所遗留的,因此丧葬费不属于遗产。同时,公民只有在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的前提下才能通过行使一定的民事行为,取得财产所有权或其他合法债权,而丧葬费是公民所在单位在公民死亡时才给付的,不是基于公民死亡前的民事行为而取得的。

2、如果单位给付的丧葬费在支付实际支出的丧葬费用后仍有剩余,剩余部分可以按照遗产继承规则予以合理分割。一般按照法定继承处理,同时须照顾依靠死者生活而无经济来源的未成年人或丧失劳动能力的直系亲属。

3、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如下:

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

(1)所谓配偶,合法婚姻关系中的双方互为配偶;

(2)所谓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3)所谓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所谓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丧葬费用赔偿标准2023最新版

丧葬费用赔偿标准2023最新版如下:

1、所在地上一年度(或前12个月)职工月平均工资 * 6个月;

2、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

3、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4、由逝者直系亲属领取,如没有直系亲属,则视情况由组织安葬的人或组织领取,需要开具相关证明;

5、 丧葬费是统一的,只随时间和地区不同有所变化,不受逝者年龄或者其他因素影响。

丧葬费一般需要到参保的社保经办机构申请,具体情况如下:

1、如果是事业单位的,去世后由国家发放一次性抚恤金和丧葬费;

2、如果没有参加社保,当地规定有丧葬费的话,可向民政部门咨询申请。

丧葬费领取流程具体如下:

1、当事人去世后,家属(继承人)应及时提交当事人的死亡证明或者火化证明、丧葬费申请表等资料;

2、社保审核后按照规定由其法定继承人继承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符合条件者由社保机构依据当地规定核算具体抚恤金、丧葬费金额;

3、社保机构审批完成后,将相关金额转付当事人原单位,由原单位收到社保支付金额后通知继承人领取即可。

领取丧葬费需要的材料如下:

1、由殡仪馆出具的“居民死亡殡葬证(即火化证明)”原件或殡葬服务费发票原件;

2、领取丧葬费《申请书》一份(由经办人到社保局填写);

3、公安机关出具的“户口注销证明”原件;

4、由医疗机构或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医学死亡证明”原件或复印件(加盖红章);

5、属于非正常死亡的,须提供由公安机关出具的“非正常死亡证明”原件;

6、能证明继承关系的户口本首页和继承人本人页复印件,或结婚证复印件。继承人委托他人办理时,必须出具授权。

综上所述,丧葬费是当地上一年度(或前12个月)职工月平均工资乘6个月,需要开具相关证明。 丧葬费是统一的,只随时间和地区不同有所变化,不受逝者年龄或者其他因素影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七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丧葬费怎么计算

丧葬费的计算方法如下:

1、其计算公式为:丧葬费赔偿额=事故责任人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

2、关于丧葬费的规定丧葬费一般包括运尸费、火花费、购买普通骨灰盒、一期骨灰存放费以及雇请抬丧人员所支付的劳务费和必要的交通费等合理费用;

3、丧葬费按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计算;

4、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时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一、领取丧葬费需要提交如下资料:

1、《养老失业保险死亡待遇申请表》;

2、《参保人遗属申领待遇声明》;

3、申请人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一份;

4、《殓葬证》、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因死亡注销户口证明、法院宣告死亡书原件和复印件等材料之一;

5、申请人与死者法定继承关系证明,委托办理的需出具委托公证书;

6、殡葬部门的丧葬费收据;

7、申请人银行存折原件和复印件。

总之,丧葬费的计算是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6。员工因工死亡的,近亲属可以领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一般是6个月的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时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展开原文 ↓

律师是否解决您的需求?想要更专业的答案。

更专业
更便捷
更资深

更多 #法律百科 相关法律知识

律师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