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进入北京

扫二维码关注小程序

大律云小程序

免费咨询 专业律师

您的位置: 首页> 法律知识>法律百科>劳动法保胎假有哪些内容(劳动法有保胎假吗)

劳动法保胎假有哪些内容(劳动法有保胎假吗)

2023.12.29 281人阅读
导读:2、保胎假期间的工资《国家劳动总局保险福利司关于女职工保胎休息和病假超过六个月后生育时的待遇问题给上海市劳动局的复函》(1982年,现在有效)中规定,女职工按计划生育怀孕,经过医师开据证明,需要保胎休息的,其保胎休息的时间,按照本单位实行的疾病待遇的规定办理,保胎假是指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的怀孕女职工,经医师诊断出具证明,需要保胎休息的,其假期工资可按病假工资标准发放,然保胎假并没有法律的明文规定,只在原国家劳动总局保险福利司《关于女职工保胎休息和病假超过六个月后生育时的待遇问题给上海市劳动局的复函》中有所指出。

劳动法怎么规定孕妇保胎假的

法律分析:劳动法没有保胎假的规定,保胎应按事假处理;因为妊娠反应不能工作可以请病假。《劳动法》和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都没有保胎假的规定,女职工保胎,可以请事假;因为妊娠反应强烈不能工作的,经协议医疗机构执业医师诊断,需要休息的,可按 执业医师出具的医学诊断证明书(病假条)的的建议,经用人单位批准休病假。用人单位愿意给予女职工带薪假期保胎的,不受限制。

法律依据:国务院发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五条 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第六条 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保胎假有哪些规定

在国家法律上面,产妇可以享受很多福利政策,比如:产假,就是对妇女的特殊保护。除了产假以外,在特殊的时候也是可以进行申请保胎假,那以下我就来为大家介绍关于这方面的规定,希望大家明白保胎假的相关知识。

一、保胎假相关规定

保胎假,女性孕期可以申请的一个权利,但是对于保胎假,我国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确定条规。所以各地的保胎假期时间长短是因个人情况而异的。

保胎假是指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的怀孕女职工,经医师诊断出具证明,需要保胎休息的,其假期工资可按病假工资标准发放。然保胎假并没有法律的明文规定,只在原国家劳动总局保险福利司《关于女职工保胎休息和病假超过六个月后生育时的待遇问题给上海市劳动局的复函》中有所指出。

保胎假是按自然天数计算的,即包括法定节假日。休息超过90天后,孕妈咪是可以接续请假或者回归工作。保胎假大概可分为这么3种情。一种是产前假,一种是医生证明确实需要保胎者,再有就是单位自主让员工回家保胎的,这些时间期限都是因情况的不同时间长短也是有所不同的,所以说,保胎假期的时间长短是因情况而异的。

劳动法第62条、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8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8天的产假、女职工产假为98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流产的,其所在单位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

二、产前假工资规定

1、孕期工资

女职工怀孕七个月以上(按28周计算),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提醒注意的是,请长病假女职工不享受产前假。这两个半月的产前假只能按预产期在产假前执行。至于女职工请产前假期间的工资按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发给”。

2、保胎假期间的工资

《国家劳动总局保险福利司关于女职工保胎休息和病假超过六个月后生育时的待遇问题给上海市劳动局的复函》(1982年,现在有效)中规定,女职工按计划生育怀孕,经过医师开据证明,需要保胎休息的,其保胎休息的时间,按照本单位实行的疾病待遇的规定办理。因此,保胎假期间,女职工只能拿到病假工资。

根据1995年9月29日,《上海市劳动局关于加强企业职工疾病休假管理,保障职工疾病休假期间生活的通知》(沪劳保发(95)83号)病假工资的计算,先按休假时间(以6个月)为标准划分,再按职工连续工龄划档。具体计算方式为:

a.连续工龄

b.连续工龄≥2年且

c.连续工龄≥4年且

d.连续工龄≥6年且

e.连续工龄≥8年者,病假日应得工资按职工病假日平均工资的100%计发。

劳动法保胎假有哪些内容

法律分析: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8天的产假、女职工产假为98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流产的,其所在单位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二条 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可以订立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权益保护、工资调整机制等专项集体合同。

劳动法流产假规定2024

2024规定流产产假多少天,需要根据怀孕的具体时长进行确定具体是:

(1)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

(2)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女方延长生育假60天,男方有20天护理假。女方能享受158天产假,若男女方合计,不管一孩二孩,夫妻一共至少休假178天。

产假期间工资如何发放?

1、保胎假,工资按照病假发。保胎假是由医生开证明,所以按病假待遇发放工资;

2、产前假,工资按八成发。怀孕7个月以上,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部分属于地方法规规定必须给假的情况,单位应批准其休假,工资按照员工以往每月实发工资标准的八成发;

3、产假,领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是国家补贴给企业,用来发放产假期间工资的,但它的计算方法与公司在社保处的申报工资基数有关,所以实际中的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并不相等。

福利待遇:

1、产前检查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七条规定第三款规定:“怀孕的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当算作劳动时间。”单位不应当以此为理由扣发工资。

2、生育津贴

以生育时当月本单位人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按规定假期记发。

生育津贴=当月本单位人平均缴费工资30(天)假期天数。

3、生育医疗费

a.在医保中心确认生育就医身份后就医的医疗费用,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同医院定额结算(超过1万元以上的部分按核定数结算)。

b.怀孕16周前的突然流产,非定点医院的急诊、产假期间的产科并发症按核定数报销。

c.异地分娩的医疗费用,低于定额标准的按实际报销;高于定额标准的,按定额标准报销。

4、一次性分娩营养补助费

a.正常产、满7个月以上流产:上年度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5%。

b.难产、多胞胎:上年度市职工月平均工资50%。

5、一次性补贴

在一二级医院分娩的,每人一次性增加300元补贴。

法律依据: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展开原文 ↓

律师是否解决您的需求?想要更专业的答案。

更专业
更便捷
更资深

更多 #法律百科 相关法律知识

律师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