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进入北京

扫二维码关注小程序

大律云小程序

免费咨询 专业律师

您的位置: 首页> 法律知识>法律百科>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的区别是什么(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的区别是什么)

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的区别是什么(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的区别是什么)

2023.12.26 631人阅读
导读:国家赔偿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行使职权给公民、法人及别的组织的人身权或财产权造成损害,依法应给予的赔偿,经济赔偿金由用人单位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保险赔偿是当保险标的遭受损失后,由保险人对被保险人所给予的补偿。

经济补偿金和经济赔偿金的区别

法律分析:赔偿金和经济补偿金的区别在于:经济赔偿金是在用人单位或者员工因违约或者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适用;经济补偿金不具有惩罚性。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实际工作年限计算;经济赔偿金由用人单位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补偿和赔偿在法律上的区别

补偿和赔偿在法律上的区别如下:

1、补偿带有补充性,赔偿带有惩罚性。所以如获得补偿,其价值一定是比相应的标的的赔偿金额要少。惩罚性是要对行为人的行为做出一定的惩处,补偿只是对行为人给对方造成的损失进行弥补,是不带有惩罚性的。

2、补偿是无过错形态下由于公平原则而来的。比如说肇事者撞死一个闯红灯的人,他无责任。但是因为对方死了。按照公平原则,还是要适当补偿的。赔偿就涉及过错了,侵权,违约等就是赔偿。

3、发生的基础不同:国家赔偿由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引起。国家补偿则由国家的合法行为引起。

4、性质不同:国家赔偿是国家对其违法行为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意在恢复到合法行为所应有的状态。国家补偿是一种例外责任,意在为因公共利益而遭受特别损失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供补救,以体现公平负担的精神。

5、承担责任的方式不同:国家赔偿责任以金钱赔偿原则为主,以恢复原状、返还财产等方式为辅。国家补偿责任多为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

6、承担责任的时间不同:国家赔偿以损害的实际发生为条件。国家补偿既可以在损害发生前,也可以在损害发生后。

赔偿的分类如下:

1、损害赔偿。损害赔偿,一种是指违约方用金钱来补偿另一方由于其违约所遭受的损失。另外一种是指对已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

2、犯罪赔偿。刑事赔偿是指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当事人人身权、财产权造成损害而给予的赔偿;

3、交通肇事赔偿。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交通事故赔偿也可以是由于地震、台风、山洪、雷击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

4、保险赔偿。保险赔偿是当保险标的遭受损失后,由保险人对被保险人所给予的补偿。其金额的计算通常有如下方式:比例责任赔偿方式,即按保险金额与财产实际价值的比例计算赔偿金额;第一危险赔偿方式,即在保险金额限度内按实际损失数额赔偿;限额责任赔偿方式,即只负责赔偿投保财产的损失与约定的限额标准的差额部分;

5、国家赔偿。国家赔偿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行使职权给公民、法人及别的组织的人身权或财产权造成损害,依法应给予的赔偿。国家赔偿由侵权的国家机关履行赔偿义务。

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的区别:

虽然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都是支付给个人的一定金额,但它们之间有一些重要的区别。

1、支付对象不同

经济补偿金是支付给被解雇的员工,而赔偿金是支付给受害人。

2、支付原因不同

经济补偿金是为了补偿员工因公司经济压力、业务调整、重组或其他原因而被迫解雇所遭受的经济损失。赔偿金是为了弥补因为某种事件而遭受的经济和非经济损失。

3、支付金额计算方法不同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主要考虑员工的工作年限和工资,而赔偿金的计算方法取决于受害人所遭受的具体损失。

4、支付时间不同

经济补偿金通常在员工解雇后立即支付,而赔偿金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确定具体的赔偿金额和支付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第一百一十七条

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征用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

第五百八十三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第五百八十四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什么是补偿金什么是赔偿金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被劳动者发现的,劳动者可以请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用人单位合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在特定条件下,也需要支付劳动者补偿金。那么,赔偿金和补偿金区别是什么?接下来,就带您了解一下。

一、赔偿金和补偿金区别

经济补偿金是指企业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在同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时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赔偿金是指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赔偿。前者是补助费用,后者是赔偿费用,且支付标准是前者的两倍。前者主要是在劳动者单方解除合同、协商解除合同、无过失辞退、经济性裁员、破产等几种情况下,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后者适用的情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二、赔偿金和补偿金不同时适用的情形

关于经济补偿金与赔偿金能否同时适用的问题,其中争议最大的莫过于对《劳动合同法》第87条如何理解的问题。

该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照本法第47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对于此条理解有认为应支付三倍经济补偿,还有认为只支付两倍经济补偿的。

对于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只要支付两倍经济补偿就行了。因为第46条应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都是合法情形而不存在违法情形,而第87条的规定是对用人单位的违法情形的处理。两者是并行不悖的,分别适用于合法情形和违法情形。所以第87条的情形只适用2倍就行了。

三、赔偿金和补偿金的计算

1、经济赔偿金的计算:《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已经不能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2、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实际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按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当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数额支付,支付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计算公式:经济补偿金=基数×补偿年限

补偿金和赔偿金分别适用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合法情形和违法情形,所以补偿金和赔偿金不仅有区别,而且不存在同时适用的情形。以上就是整理的有关赔偿金和补偿金区别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补偿和赔偿的区别司法解释

补偿和赔偿的区别有:

1、补偿带有补充性,赔偿带有惩罚性;

2、补偿是无过错形态下出于公平原则进行的,需要进行赔偿一般涉及到有过错;

3、补偿由合法行为引起,赔偿由违法行为引起;

4、补偿多为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赔偿以金钱赔偿为主,以恢复原状、返还财产为辅。

5、两者法律含义不同,赔偿意味着赔偿方存在法律上的过失,如侵权或者违约,需要承担赔偿对方全部损失的法律后果,包括精神赔偿;而补偿而意味着补偿方不存在法律过失,仅仅是因为合法进行的法律行为而给相对方造成了合法利益损害,从公平原则出发,应该给予补偿,并且补偿时需要考虑双方利益均衡,以合理为必要。补偿带有补充性,赔偿带有惩罚性。所以如获得补偿,其价值一定是比相应的标的的赔偿金额要少。惩罚性是要对行为人的行为做出一定的惩处,补偿只是对行为人给对方造成的损失进行弥补,是不带有惩罚性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国家赔偿法》

第三十六条

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权造成损害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处罚款、罚金、追缴、没收财产或者违法征收、征用财产的,返还财产;

(二)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解除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造成财产损坏或者灭失的,依照本条第三项、第四项的规定赔偿;

(三)应当返还的财产损坏的,能够恢复原状的恢复原状,不能恢复原状的,按照损害程度给付相应的赔偿金;

(四)应当返还的财产灭失的,给付相应的赔偿金;

(五)财产已经拍卖或者变卖的,给付拍卖或者变卖所得的价款;变卖的价款明显低于财产价值的,应当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六)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的,赔偿停产停业期间必要的经常性费用开支;

(七)返还执行的罚款或者罚金、追缴或者没收的金钱,解除冻结的存款或者汇款的,应当支付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八)对财产权造成其他损害的,按照直接损失给予赔偿。

法律上补偿金与赔偿金的区别是什么?

补偿和赔偿的区别有:补偿带有补充性,赔偿带有惩罚性;补偿是无过错形态下出于公平原则进行的,赔偿涉及到过错责任;补偿由合法行为引起,赔偿由违法行为引起;补偿多为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赔偿以金钱赔偿为主,以恢复原状、返还财产为辅。国家补偿责任多为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

展开原文 ↓

律师是否解决您的需求?想要更专业的答案。

更专业
更便捷
更资深

更多 #法律百科 相关法律知识

律师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