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进入北京

扫二维码关注小程序

大律云小程序

免费咨询 专业律师

您的位置: 首页> 法律知识>法律百科>退休职工补发工资怎样补(退休职工补发工资怎样补1)

退休职工补发工资怎样补(退休职工补发工资怎样补1)

2023.12.28 960人阅读
导读:三、按本通知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前,低于统筹范围内平均基本养老金水平2513元/月的退休人员(不包括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军队转业干部、原工商业者),在按缴费年限调整养老金的基础上,再按下述办法调整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满30年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45元,企业退休人员补发工资法律主观:企业退休人员 增加的工资各地发放时间不一样,但是都会从一月份补发的,相关的规定如下:一、2014年12月31日前,经批准 办理退休手续 并按月享受基本 养老保险待遇 的人员(不含机关、财政全额供款和差额供款事业单位中执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费计发办法和调整政策的劳动合同制工人),自2015年1月1日起调整 基本养老金。

退休金可以补发吗现在怎么补

法律主观:

对于多数已经公布调整办法的省份,退休金一般会在7月底全部补发到账。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企业退休人员补发工资

法律主观:

企业退休人员 增加的工资各地发放时间不一样,但是都会从一月份补发的,相关的规定如下:一、2014年12月31日前,经批准 办理退休手续 并按月享受基本 养老保险待遇 的人员(不含机关、财政全额供款和差额供款事业单位中执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费计发办法和调整政策的劳动合同制工人),自2015年1月1日起调整 基本养老金 。二、退休人员按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折算工龄,下同)调整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满10年及其以上的退休人员,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月增加3.5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退休人员(不含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5元;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2.5元。三、按本通知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前,低于统筹范围内平均基本养老金水平2513元/月的退休人员(不包括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军队转业干部、原工商业者),在按缴费年限调整养老金的基础上,再按下述办法调整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满30年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45元;缴费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缴费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35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不含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0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5元。上述人员调整后的基本养老金不超过2773元/月。四、在按本通知第二、三条规定增加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退休人员再按下列绝对额调整基本养老金:按本通知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前,月养老金低于2513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90元;月养老金在2513元及其以上,低于3500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70元;月养老金在3500元及其以上,低于4500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50元;养老金在4500元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再增加30元。五、经国家或本市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并在退休前被单位聘用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按相应管理权限批准的高级政工师及劳动部门批准的高级技师,在按本通知第二条和第四条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再增加120元;退休前享受教授级同等待遇的高级工程师,经国家或本市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每人每月再增加220元。上述人员增加基本养老金后,低于2773元/月的,补足到2773元/月(不含退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六、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人发[2002]82号文件精神,切实解决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问题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3]29号)精神,退休的军队转业干部按本通知第二条、第四条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后,低于2773元/月的,补足到2773元/月。七、按照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战部、财政部、民政部《关于进一步解决原工商业者生活困难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2]9号)精神,原工商业者按本通知第二条、第四条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后,低于2773元/月的,补足到2773元/月(不含退职的原工商业者)。八、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按原劳动人事部《关于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工人退休待遇的通知》(劳人险[1983]3号)规定,享受原标准工资100%退休费的老工人,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参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440元;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参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420元。

202年退休补发工资

法律主观:

法律客观:

根据《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文件所规定的退休年龄,现行法定退休年龄是,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2024年未出台延迟退休年龄的法律、政策,目前仍执行的是上述法定退休年龄。根据《社会保险法》第15条,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而关于2024年企业退休员工的养老金调整方案还没有出台相关文件。根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2024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从2024年1月1日起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以下简称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调整范围。2018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二、调整水平。总体调整水平按照2018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左右确定。三、调整办法。继续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并实现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办法基本统一。定额调整要体现公平原则;挂钩调整要体现“长缴多得”、“多缴多得”的激励机制,可与退休人员本人缴费年限(或工作年限)、基本养老金水平等因素挂钩;对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可适当提高调整水平。继续确保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基本养老金不低于当地企业退休人员平均水平。要兼顾公平与激励,合理确定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三部分比重。四、资金来源。调整基本养老金所需资金,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五、组织实施。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要措施,体现了对广大退休人员的亲切关怀。各地区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加强宣传解读,正确引导舆论,确保各项工作平稳进行。要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于2024年5月31日前报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审批。要严格按照两部批准的实施方案执行,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提前做好资金安排,把各项调整政策落实到位,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不得发生新的拖欠。对自行提高调整水平、突破调整政策、存在违规一次性补缴或提前退休行为的地区,将予以批评问责,并相应扣减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在京中央国家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的调整方案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制定并组织实施。

事业退休补发工资标准

事业退休补发工资标准: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其中,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实际平均缴费指数×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

2、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3、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中人”,按照合理衔接、平稳过渡的原则,设立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即:新办法(含职业年金待遇)计发待遇低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按老办法待遇标准发放,保持待遇不降低;高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超出的部分,第一年退休的人员(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发放超出部分的10%,第二年退休的人员(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发放20%,依此类推,到过渡期末年退休的人员(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发放超出部分的100%。过渡期结束后退休的人员执行新办法。

退休金和养老金的区别有:

1、概念不同。退休金是国家按照社会保险制度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支付的保险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养老金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2、资金渠道不同。退休金一般都是国家财政或地方财政列支,未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退休人员,如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不含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单位的退休待遇。养老金是由社保中心发给当事人的钱,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退休人员的退休待遇;

3、缴费方式不同。退休金不需要老百姓缴费,是由单体或企业提供的,老百姓只管享受即可。养老金则需要个人和企业共同缴费,目前个人缴费比例为8%;

4、领取方式不同。退休金的领取方式分为一次性支付退休金和分期支付退休金。前者指在职工退休后一次性支付退休金;后者则是按月或按年支付退休金直到死亡为止。养老金则由政府部门机构统一发放,只能按月领取,通过社保卡的金融账户发放。按现行的规则,养老金要在退休前连续缴满15年,退休后才能够领取,并且,缴纳的越多,退休之后拿到的也就越多。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公务员及参照管理人员工资改革方案》

一、基本工资:

办事员2800元;科员3000元;副科级3100元;正科级3300元;副处级3600元;正处级4000元;副厅级4400元;正厅级5000元;副部级5500元;正部级6000元。

办事员三周年按科员对待;科员五年按副科级对待;副科级十周年按正科级对待;正科级十周年按副处级对待;副处级十周年按正处级对待;正县级十五周年按副厅对待;副厅级二十周年按正厅级对待;初次套改以累计年限对应的职务待遇确定基本工资。

退休后工龄工资能补吗?怎么补?

工龄工资是用人单位工资分配形式中的组成部分,工资是劳动报酬,职工退休之后,不再提供劳动,没有工资,自然不存在工龄工资补发的问题。

一、退休后工龄工资能补吗

工龄工资是用人单位工资分配形式中的组成部分,工资是劳动报酬,职工退休之后,不再提供劳动,没有工资,自然不存在工龄工资补发的问题。

职工退休之后,享受的社会保险待遇,发放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按照缴费年限、缴费工资指数、个人账户储存额、退休年龄、退休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等因素确定。如果职工在职时,所在单位和本人依法缴费,工龄就是缴费年限。

《社会保险法》

第十五条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通过上面我的介绍,大家对退休后工龄工资能补吗?怎么补?这个问题已经有了答案了,是可以补的,退休后工龄工资是可以补的,具体补的细节需要参照我的文章,更重要的是参照法律的相关规定,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情况向公司说明情况,获得自己的工龄工资,以免自己的利益受损。

退休人员补发工龄工资

当我们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之后,我们就与该企业建立了劳动关系,企业会劳动合同和我们在工作中的表现,给我们发工资。有人咨询关于工龄工资的相关政策,那么,补发工龄工资有哪些规定?今天,我整理了一下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工龄工资定义

工龄工资,又称年功工资,是企业按照员工的工作年数,即员工的工作经验和劳动贡献的积累给予的经济补偿。工龄工资是企业分配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金额不是很高,但工龄工资的作用不可小瞧。

二、目前企业工龄工资情况

企业执行工龄工资的政策各不相同。少数企业觉得工龄工资所占比例小、意义不大,干脆不设置这项政策;多数企业的工龄工资政策呈"线型",即确定X元/年的标准,员工实际所得工龄工资为工作年限×分配标准;有的企业还规定了工龄工资的起拿年限,即工作满几年起计发。

三、"线型"工龄工资政策计算简单,统计方便。但也存在一些弊端:

1、没有划分社会工龄和企业工龄

以前的企业多是国营性质,人才流动率低。即使流动,也多在国企之间,因此划分社会工龄和企业工龄意义不大。企业的投资主体多元化,人才流动频率也高了起来,而工龄工资的分配应以企业工龄为主,企业工龄参照社会工龄的分配方式不尽合理。

2、没有根据员工的劳动贡献进行分配

员工到新的企业工作,其贡献由零开始。随着对企业情况的不断熟悉和各项业务的逐渐精通,贡献不断增大,并在一定时候达到巅峰。

员工在一个企业工作较长时间后,其创造力、能动性等会有所削弱,加之个人工资的总额不断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边际贡献相对逐渐减少。因而,企业按同一标准分配工龄工资不尽公平。

3、在标准不高的情况下,拉不开工龄工资的差距

不少企业工龄工资的标准较低。有的参照国家机关,标准仅为1元/年,按此标准计算,一个在企业工作了二三十年的老员工与新员工工龄工资总额仅相差二三十元,工龄工资好似一项摆设,其价值未能充分发挥。

四、工龄工资补发规定

1.按缴费年限补发养老金:缴费年限每满1年增加元/月的养老金;缴费不满10年的每月增加35元;缴费不满15年的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元。

2.按绝对额补发养老金:月养老金低于3050元的,每人每月增加160元;月养老金在3050元及其以上,低于3550元的,每人每月增加140元;月养老金在3550元及其以上,低于4550元的,每人每月增加120元;月养老金在4550元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100元。

五、退休工资规定

退休工资规定:退休人员可领取基本工资、工龄工资、工作工资、特优津贴等。详细可见下表:

退休工资退休工资详细规定

基本工资(按工龄计算)15年以下工龄2000元,15年工龄2300元,20年工龄2500元,25年工龄2800元,30年工龄3000元,40年工龄3500。

工龄工资30元/年

工作工资按照实际劳动分发

绩效工资按工资的10%分发

特优津贴全体工人公认的特别优秀工人可获得。

综上所述,企业是按缴费年限和绝对额补发养老金,退休人员可领取基本工资、工龄工资、工作工资、特优津贴等。如果你有任何的法律疑问,将为你提供专业的律师进行详细的解答,欢迎你访问进行在线咨询。

退休职工补发工资怎样补

一、退休职工补发工资怎样补

1、补发给退休职工的工资一般会在次月的工资中一并发放。省各机关事业单位已陆续将增加后的工资发放到公务员手中,虽然省内各地因具体情况不同,进展有快有慢,但都会在国家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二、退休工资如何计算

1、退休工资即基本养老金,有以下方式可以计算。退休工资=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基础养老金。退休工资=退休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工资=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2、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指根据参保人员退休时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蓄存额计算出来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蓄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不是指某个退休人员实际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月数,而是根据城镇人口平均预测寿命等因素预测出来的一个假定的指标。

展开原文 ↓

律师是否解决您的需求?想要更专业的答案。

更专业
更便捷
更资深

更多 #法律百科 相关法律知识

律师普法